领导介绍 企务动态 公告信息 领导讲话 重要讲话 统计信息 发展规划 法律法规 规范性文件 部门文件 人事信息 重点工作
人事信息 重点工作 行政执法 科普宣传 参政议政 工作流程 工作规则 其他信息 办事指南 大事记 建设规划 招标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讲话
让北国风光显神韵——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传达提纲
2011-11-29
 

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以[2011]18号文件下发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撰写的《让北国风光显神韵——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专题调研报告,现将该报告内容简要传达如下:

在共和国的宝库里,论资源富集程度之高、数量之多和占全国比重之大,黑龙江省不仅名列前茅,而且贡献巨大。以资源大开发带动经济大发展,我省自建国以来主要实施了四大开发:一是土地资源大开发;二是石油资源大开发;三是煤炭资源大开发;四是森林资源大开发。2008年以来,我省将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旅游资源开发提升到战略层面——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从此开启了我省战略资源第五次大开发的序幕——旅游资源大开发、旅游名镇大建设,带动旅游业跨越大发展和城镇化整体大提速。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度开采资源向保护利用资源的根本转变,反映了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深谋远略和睿智决策开始大见成效。

一、超常跨越的四大创新

我省旅游资源堪称中国罕有、世界稀缺。省委决策倾力集中打造14个重点旅游名镇,正是以一域谋全局的超前之策、化平庸为神奇的战略之举,呈现出“一大三高”的四大创新。

(一)大手笔创新。围绕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战略部署,举全省之力重点打造一批旅游名镇,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大手笔破题。为加快推进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省委书吉炳轩殚精竭虑寻大计、亲自调研谋发展,集中打造14个重点旅游名镇,既保护“绿水青山”,又挖掘“金山银山”,被称之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升品位的“画龙点睛”之笔。二是大手笔谋划。立足于积极构建复合型旅游经济增长体,在全省数百个旅游城镇中优选14个作为旅游名镇重点打造,着眼于精心营造一体化特色城镇辐射圈,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谋划旅游名镇战略定位,形成对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强力拉动,被称之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升品位的“深度发掘”之措。三是大手笔决策。省委、省政府把旅游名镇建设史无前例地提升到省级发展战略,作出了举全省力、聚八方财、博采众长、压缩时空、精致打造、批量问世的英明决断。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铸造旅游和城镇紧密结合、深度互动的新格局,被称之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提升品位的“点石成金”之举。

(二)高起点创新。一是高立意布局。确定的14个旅游名镇像颗颗明珠,点状布局、重点突出,又空间协调、点面互动,凸显了科学布局、资源布局和协调布局的完美融合。二是高水准规划。以高目标定位、高水平策划,立足龙江实际、争创国内一流、瞄准世界前沿。

(三)高质量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一流”:一是一流的交通网络。比翼齐飞的支线空港、纵横交错的铁路架构、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二是一流的服务功能。使广大游客住得有档次、玩得有品位、吃得有特色、游得有情趣、购得有兴致。三是一流的综合环境。综合环境整治得到重点支持,环境内涵品质显著提升。

(四)高速度创新。采取超常规的大会战体制,强力推进旅游名镇建设。表现为“三快”:一是工作启动快。各地各部门把加快旅游名镇建设作为“一号工程”,采取了边规划、边建设、边审批等超常规措施,规避了旅游名镇建设因施工期短的“半年闲”,奏响了旅游名镇高歌猛进的序曲。二是资金到位快。全省旅游名镇建设通过搭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目前到位金额62亿多元,相当于以往几十年的投资总额。三是建设速度快。旅游名镇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在国内外均属罕见。

二、巨变效应的“六大拉动”

(一)拉动了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我省旅游名镇建设的集中规模打造,直接拉动了全省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凸显了“三大”:一是勇攀千亿元台阶的大跨越。14个旅游名镇若假以时日,必将以其品牌效应的日益凸显而大放异彩,为龙江旅游业迈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千亿元新台阶增添强劲动力“引擎”。二是跻身全国20强的大发展。2010年黑龙江实现了旅游业总收入首次跻身全国20强,2011年又实现了国内外旅游接待人数净增500万的新跨越。三是开启旅游产业大省的大转型。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实现“三连增”、“步步高”。

(二)拉动了城镇建设再添新色彩。一是城镇品牌形象更加彰显,吸引力更大提升。全省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一带”旅游发展新格局中,一座座特色彰显、个性鲜明、风情独具的旅游名镇拔地而起,犹如在广袤无垠的绿洲上镶嵌了14颗璀璨的明珠,竞相绽放各自独特的品牌魅力,渲染装点着全省城镇建设的大美蓝图,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牌形象,增强了其吸引力、影响力。今年以来,北极村、连环湖、亚布力等旅游名镇异常火爆,旅游人数和总收入两个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作为国内外炙手可热的城镇品牌,其知名度、美誉度正在节节攀升。二是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备,辐射力更大提升。全省旅游名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内外交通顺畅、环境整洁优美、管理井然有序的目标,不仅辐射带动了周边区域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和城镇化水平质的飞跃,也启示拉动了一批批旅游名村名屯建设的跟进。三是城镇各种要素更加集聚,竟争力更大提升。全省旅游名镇的崛起,大大地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向城镇的快速集聚和跨领域整合,拉动旅游产业规模日趋扩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从而以活力和竞争力的大提升为全省城镇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拉动了旅游资源深度大开发。旅游名镇的集中规模打造,直接拉动了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一是坚持在妥善保护自然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下的开发。全省旅游名镇建设秉承“开发保护并重”、“保护第一”的理念,依山就山,傍水借水,以“环评”和“约束性标准”规制开发中的自然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保护,科学利用资源,合理开发资源,全力保护资源,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二是坚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下的开发。全省旅游名镇建设在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前提下,强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确立特色文化主题,塑造文化魅力形象。14个旅游名镇建设以“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成为全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样板工程”。

(四)拉动了旅游产业链条大延伸。一是旅游产业由“单业兴游”向“多业兴游”延伸。旅游名镇建设以大旅游理念、大产业思路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与农业、工业及相关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营造“多业兴游”氛围,进一步拓展了旅游产业新领域,培育了旅游消费新热点,形成了旅游发展新优势。二是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向“新兴业态”延伸。全省整体策划包装14个旅游名镇形象,推出9大大类特色旅游产品,引导传统单一型观光旅游,向避暑度假、康疗养生、科考控险、文化体验等复合型旅游经济体转型,向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兴业态转变,向参与式、体验式、创意式休闲方式发展。

(五)拉动了城乡就业人数快增加。一是带动就业增长的扩大效应。粗具规模的亚布力名镇2011年旅游旺季每天游客近万人,旅游从业者达3000多人,带动从事运输、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就业达1.5万人。二是带动就业增长的溢出效应。旅游名镇的建设,不仅在国内外形成了黑龙江旅游的“新热点”,在省内也引领了发展旅游名镇的“冲击波”,强力带动了各市(地

)、县和农垦、ob 体育中国有限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等战线上百个旅游名镇、名村、名屯的新一轮开发,从而将产生带动数以十几万计直接就业,数以几十万计间接就业的溢出效应。三是带动收入增长的叠加效应。旅游名镇的品牌效应,拉动了地域旅游收入和周边城乡居民收入的成番论倍增长。

(六)拉动了旅游“酷省”形象大提升。一是提升了“酷省”的开放度。借助港澳的国际化平台,全省开启了助推旅游名镇走向世界的市场化推广全新里程。二是提升了“酷省”的知名度。旅游名镇的异军突起,重构了旅游“酷省”新形象,凸显了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带动了全省旅游市场盛况空前。三是提升了“酷省”的美誉度。旅游名镇的异军突起,彰显了具有龙江特色、龙江气派的“酷省”品牌效应。

三、精彩纷呈的五大模式

在这场全省前所未有的旅游名镇建设大会战中创新出了“条块合作、多策并举、发挥优势、点线呼应、八仙过海”的五大模式。

(一)条块合作共建模式。一是合作共建。二是合力共建。三是合资共建。

(二)多策并举联动模式。一是与棚改危改建设联动推进。二是与旅游产业升级联动推进。三是与城乡一体建设联动推进。

(三)发挥优势特色模式。一是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省ob 体育中国有限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总局依托滑雪、森林旅游两大资源优势将亚布力名镇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的国际滑雪度假旅游胜地。二是注重发挥产品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三是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四)“点线呼应”共振模式。一是将旅游名镇打造为动力充足的龙头。二是将旅游线路打造为能量充沛的龙脉。三是将旅游“酷省”打造为价值充盈的龙体。

(五)“八仙过海”竞争模式。一是在编制规划上各有千秋。二是在筹措资金上各尽所能。三是在运作方式上各显神通。

四、 放眼未来的五大启示

(一)循着“示范引领”的旅游开发思路,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名镇。把黑龙江省级名镇建设目标进一步放到国家级、世界级大格局中去思考,高起点定位谋划,应实施“5+9”旅游名镇提档升级战略——打造5个世界级旅游名镇(五大连池、镜泊湖、亚布力、北极村、黑瞎子岛),9个国家级旅游名镇(兴凯湖、汤旺河、连环湖、名山、金龙山、海林农场、七星农场、莲花湖、虎头)。

(二)循着“以点带面”的旅游开发思路,构建黑龙江旅游名镇体系。应乘势而上放大省级14个重点旅游名镇建设的带动效应,掀起一场“多级联动”旅游名镇(场、村)建设热潮,使旅游名镇、名场、名村、名屯“遍地开花”。

(三)循着“优势凝聚”的旅游开发思路,推动“全产业链”的现代旅游业发展。突破旅游业传统思维定式,顺应世界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旅游业与影视动漫、音乐戏剧、冰灯雪雕、会展会议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业的人文内涵,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发展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

(四)循着“文化彰显”的旅游开发思路,提升黑龙江旅游形象的“精气神”。高扬“文化兴旅”旗帜,将提升文化内涵作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立足点,建设一批主题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彰显博大精深的黑龙江文化底蕴,塑造黑龙江旅游文化形象。

(五)循着“项目牵动”的旅游开发思路,开辟多元投资之路。推广名镇品牌引领、政府杠杆撬动、项目形象宣传、社会多元投资等管理市场化经营的“资本运作经验”,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强化合作共赢思维,以大项目吸引大投入,用大投入促进大发展。亚布力名镇建设,启动靠“ob 体育中国有限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战线为主”,支撑靠“港澳资本运营”,项目靠“招大商引大资”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黑龙江旅游名镇未来发展应该通过市场化经营景区内土地资产,收益用于补偿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投入新项目的开发利用,用土地使用权和项目资产进行抵押取得信贷资金,实现开发土地的良性循环和投资资金的高效利用,为滚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总之,虽然目前我省旅游名镇建设尚未全面建成,但旅游名镇建设已初显成效,即将进入决战阶段,2012——2013年两年将是大见成效之年。省委决策超前与城镇化同步推进、与城乡一体化协调运作,不仅是黑龙江省抢抓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消费的战略机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更是满足人民旅游消费刚性需求,实施由出售战略资源“实物”向销售战略资源“景观”的战略转折,其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及多边效应将日益凸显。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建成之时,将是全省旅游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性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之日。

 

 
联系我们

  ob 体育中国有限ob 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主办  备案序号:05002205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66号   邮政编码:150001
  集团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邮箱:sengongzwgk@126.com